日出昆仑,绿染大地。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激荡着奋进的乐章。
6月16日,新疆掀起了一场浩大的能源行业头脑风暴。2023年新疆能源高质量发展暨产业援疆调查研究年度座谈在乌鲁木齐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陈伟俊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全疆120家能源企业齐聚一堂,共商新疆能源产业发展大计。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线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勘察设计大师田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钟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卫东参加会议并做主旨发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厅局相关负责人、120家能源大企业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企业同仁围绕“绿色发展,数字赋能”,从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煤炭/煤电与能源安全发展、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氢能发展等几条主线内容为议题,围绕“双碳”目标下新疆能源高质量发展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并建言献策。
关于新疆煤炭资源科学开发问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勘察设计大师田会给出建议。他建议,在开发新疆与“三西”(山西、蒙西、陕西)关系问题上,全国煤炭开采应严控东中部开发,大力开发新疆地区;新疆的煤炭开发方式应坚持优先开发露天、严控矿井;关于新疆矿区井田划分、能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应加强总体规划与管理;应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大力推进露天采矿工艺升级;应维护规划设计法律地位,按设计进行监督,严控不按设计生产行为;应大力支持连续工艺装备研发制造在新疆落户,如此既可提升露天采矿技术发展水平,又可推进新疆产业结构转型,亦可避免大部件的长距离运输问题;应大力推进低温干馏半焦技术,新建电厂探索半焦发电技术;蒙华铁路应给新疆留出运力,有效扩大“疆煤外运”的辐射范围;建立适合新疆发展的、有益的高端智库。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就“固体氧化物电池高效发电与分布式制氢技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要明确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的顶层设计,健全氢能源产业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金融环境。加强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因地制宜选择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技术路线,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
如何发挥好负荷侧储能作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调节更宽广、更有效?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钟俊从电解铝储能和电动汽车储能两方面给出相关建议,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为关于“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高质量发展”给出建议。他建议,科学确定新时代新疆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优化区内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推进煤炭全生命周期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开展新疆煤炭外运通道建设研究。
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卫东,围绕“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艰辛探索百年先行”的话题,在“双碳”达标、能源转型的核心以及天然气和LNG应用等方面内展开阐述。
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李良甫提出,希望加大对传统产业扶持力度,给予相关企业配置可再生能源项目资格,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助力新疆能源高质量发展。
中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梁尚斌表示,该公司预计未来三年(2023年-2025年)将累计投资343.5亿元,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光伏等新能源建设,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下午举办的圆桌论坛会有30多家能源企业参加。会上,兖矿新疆能化公司、四川伟力得全钒液流储能公司、延长石油集团新疆工作组、国网巴州供电公司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就共享储能政策机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能源产业政策、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煤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疆内就地用工政策扶持力度、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及精准输送等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的相关建议。
新疆能源资源富集,品种全、储量大、品质好、开发条件优越,全区发现各类矿产153种,占全国的88%,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03种,占全国的63%,77种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全国第一位的11种、第二位的20种、第三位的10种;在能源方面,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煤层气预测资源量7.5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6%,石油、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分别为230亿吨、17.5万亿立方米,均居全国首位;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42亿千瓦、居全国首位,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8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
新疆能源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是党中央明确规划建设的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即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太阳能发电基地和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也是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新疆不仅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更为各大能源类企业来疆投资兴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自然资源储量来看,我国是“富煤、少气、贫油”的国家。以“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疆煤外运”重大战略为标志,近年来,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不断跨越天山,为全国能源保供和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新疆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十四五”以来,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聚焦着力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八大产业集群”,有效释放能源资源潜力,以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新能源为方向,全面推进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同时,新疆推进能源产业在国家战略“转”的大势、能源行业“扩”的趋势、地区开发“竞”的优势下高质量发展。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人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石油、煤炭、天然气,手中有电网。
新疆煤炭产销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销售范围已遍布大半个中国,最远卖到广东。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电力通过能源“大动脉”,输送至华中、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数据显示,2022年“疆煤外运”8000万吨,增长近一倍。截至2022年底,“疆电外送”超6000亿千瓦时,照亮我国20个省区市,西气东输突破8000亿立方米,途经400座城市,服务近5亿人口。
截至2023年3月31日,新疆电网累计电源装机11721.1万千瓦,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7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724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59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位于国网前列、西北第一。
当前,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绿色矿业产业、粮油产业、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绿色有机果蔬产业、优质畜产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蓬勃发展。“八大产业集群”的壮阔画卷中,能源与新能源产业便是这张画卷上耀眼的起笔。
新疆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泽普等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和发展布局,并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门类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成为新疆最具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新疆油气资源富集,炼化企业主要生产成品油、航空煤油等供应国内需求。
近年来,新疆电力也已形成了“两交两直”疆电外送四通道格局,到2025年,还将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六通道”主网架格局,进一步提高大电网支撑保障能力。
同时,新疆着力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规模化开发建设,集中建成了哈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并在北疆昌吉州、乌鲁木齐区域、吐鲁番市、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等地建成了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集聚区,初步实现了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
此外,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炭被制成天然气、甲醇、烯烃、BDO(1,4-丁二醇)等几十种化学品和新材料。新疆煤化工产业正通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化转型升级。在立足资源优势、加大外送煤炭的同时,新疆以“煤”为基,积极探索勾勒煤化工发展新版图,初步构建了以准东、吐哈、伊犁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和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格局。
在新能源产业的引领下,新疆氢能高地正在成型。库车、伊宁、甘泉堡经开区、克拉玛依,一座座氢能产业设备迅速崛起。新疆硅基业、铝基业高速发展,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将建成全球首个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玻璃—光伏发电一体化产业园;鄯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生产与扩产在同步进行,这里的工业硅和有机硅产能已占全国1/3。目前,昌吉州多晶硅年产能为21万吨。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新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碳中和下的新兴赛道,一个个产业新星正冉冉升起。(中国能源网,储金莲 马德宝)